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阿左旗概况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发布日期:2024-01-02 11:13


今阿拉善左旗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春秋时属秦,始皇时置北地郡,汉时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晋为前凉、后凉、北凉等所据,唐属河西节度使,宋景德中入于西夏,元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元初为今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鄂尔多斯部居住),明永乐初为西部瓦剌地区。

清康熙时属蒙古额鲁特和硕特部首领和罗理率部游牧。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罗理至京奏请归顺,康熙皇帝赐牧阿拉善地区。自此,和罗理部定牧阿拉善。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王朝将和罗理部按四十九旗之例,编置佐领,册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印,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自为一部,不设盟”,属不设盟的独立旗,直辖于理藩院(辖境包括今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全部、磴口县和乌海市乌达区,简称阿拉善旗)。其疆域为“至京师五千里,东起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西与额济纳河源接壤;北逾瀚海,从喀尔喀起始;南与甘肃省凉州、甘州接界,袤延七百余里。”总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旗府额很(肯)衙门设在沙日布日都(今吉兰泰镇境内,又名紫泥湖)。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和罗理卒。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其子阿宝袭爵。阿宝幼居北京,为御前侍卫。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阿宝奉命率兵随清军征讨准噶尔部,驻军巴里坤6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又奉命护送达赖喇嘛回西藏,并驻西藏坐镇4年。

清雍正元年(1723年),顾实汗之孙罗布桑丹津在青海叛清。阿宝率部赴青海平叛,大获全胜。雍正皇帝念阿宝多次听调、功勋卓著,晋封他为“多罗郡王”(号称阿王),赏银万两。

清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事平。青海是顾实汗家族的祖居之地。顾实汗之后,其诸子后裔,一则纷乱事多;二则前皆游牧祁连山后,后竟自行迁徙山前,越界游牧不服节制。唯阿宝忠顺朝廷,屡建功勋,为此清王朝意欲调阿宝归牧祁连山后,管辖青海诸部。阿宝也向朝廷奏请:“臣祖顾实汗归诚内附,百年以来,受天朝恩甚厚。但青海家族弟兄却常阻兵作乱,冒犯朝廷,臣当自责,束身受诛。承蒙皇上恩宥,感激莫报,乞赐青海旷地,今臣钤(管束)诸部,不复萌异志”。〖JP〗于是,雍正皇帝诏令赐以青海“贝子丹忠”所遗一块牧地名博罗充克克为其牧地,授权阿宝管辖青海诸部,将其原属牧地阿拉善收回。

清雍正七年(1729年),阿宝嫌此块牧地狭小,擅自迁往乌兰木伦及额济纳河等地。因违背圣旨越界游牧被清王朝议罪削爵,降为“贝勒”,仍归阿拉善牧。清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复诏命阿宝复位为王。

阿宝迁居博罗充克克时,清王朝议阿拉善为宁夏边外要地,于雍正八年(1730年)在贺兰山以西十里修建了定远营城(今巴彦浩特)作为镇守之地。阿宝复归故地后,清王朝便将定远营城赐之。阿王将设在沙日布日都(紫泥湖)的旗府额很衙门迁至定远营城。

清乾隆四年(1739年),阿宝逝。其子罗布桑多尔济按清王朝“未封世袭罔替者须降一级继承”的法例,袭职为札萨克多罗贝勒。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罗布桑多尔济尚多罗公主,授多罗额驸。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奉命征讨准噶尔诸部,屡建战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晋爵罗布桑多尔济为多罗郡王,授参赞大臣。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因其在平息历次反清叛乱中,建树丰功,晋爵和硕亲王(号称罗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诏封罗王世袭罔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罗布桑多尔济逝,其长子头等台吉旺沁班巴尔袭位。阿拉善旗自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815—1818年)始施苏木、巴格行政建置,设8个苏木、36个巴格。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灭亡,终止了阿拉善和硕特亲王的俸禄。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将阿拉善旗在行政上划归甘肃省管辖,并保留了封建王公世袭统治权;政治上按蒙古盟旗组织法规定直属中央政府蒙藏委员会管理。

民国15年(1926年),冯玉祥在磴口设县。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宁夏行省,将阿拉善旗和磴口县划给宁夏省管辖。

民国30年(1941年)4月1日,经国民政府批准,对宁夏省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同时在阿拉善旗紫泥湖设置治局。

民国36年(1947年),宁夏省提出了阿拉善旗的隶属关系问题,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于同年4月16日训令答复:“阿拉善旗政府方面按蒙古盟旗组织法第四条仍隶属中央;旗与省之关系就近接受西北行辕之督导;阿拉善旗的军事事项由军委驻旗军事专员负责协调处理,同时受西北行辕节制”。

民国38年(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

1950年,划归宁夏省,成立宁夏省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4年4月,在阿拉善旗和磴口县的基础上,设置宁夏省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由甘肃省管辖。

1955年3月和11月,先后更名为甘肃省蒙古自治州和甘肃省巴彦浩特蒙族自治州。

1956年4月,国务院决定设置巴彦淖尔盟,并将巴彦浩特镇改设为市(县级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盟府驻巴彦浩特市,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巴彦浩特市。

1958年,巴彦淖尔盟机关迁址,巴彦浩特撤市为镇;将拐子湖巴格划给额济纳旗。

1961年4月,阿拉善旗划分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

1961年7月,建立乌达市时,将巴彦木仁人民公社的大部分地区划给乌达市。

1969年,阿拉善左旗连同阿拉善右旗北部5个苏木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1979年7月1日,阿拉善左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79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1980年4月1日,阿拉善盟成立,盟机关驻巴彦浩特。

截至2018年底,建制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