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格图呼热苏木
- 发布日期:2025-02-05 11:02
- 浏览次数:
超格图呼热苏木于2012年4月重新恢复建制,位于阿左旗南部,北距巴彦浩特135公里、南接腾格里镇、嘉尔嘎拉赛汉镇、西与额尔克哈什哈苏木相邻,总面积4287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137.3万亩(9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3%。辖鄂门高勒、乌兰泉吉、敦都高勒、辉图高勒、扎格图、敖努图、查汉布拉格7个牧业嘎查,总人口630户1575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29人,占总人口的65.5%,常住人口202户661人。2022年苏木完成财政税收609万元。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社会事务和平安建设办公室4个职能股室,下设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及综合行政执法局3个副科级事业单位。
超格图呼热苏木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人文资源在这里保存得非常完整。又是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之一,古老而悠久的蒙古族文化、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独特的地质地貌、绚烂的大漠风光一直给超格图呼热苏木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有着历史悠久的承庆寺、昭化寺等人文景观,还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月亮湖、4.8万亩的蒙古扁桃林、绵延25公里的万亩防沙林和美丽的沙冬青、马兰花。境内分布有储量较丰富的芒硝、原盐等矿产资源,还有沙葱、沙芥、锁阳等天然野生植物资源。其中原盐和芒硝的储量较丰富,闻名耳遐的查汉池盐湖是阿拉善盟三大盐湖之一。
一产发展情况,畜牧业方面:超格图呼热苏木地处沙漠腹地,适于蒙古牛的养殖和保护利用,2020年4月,“阿拉善蒙古牛”地理标志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通过,2021年10月,阿拉善左旗绿森种牛场通过农业农村部查验并确定为国家级蒙古牛保种场,是继阿拉善白绒山羊、阿拉善双峰驼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保种场。2022年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1390万元实施蒙古牛资源保护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为敦都高勒、辉图高勒、扎格图等5个嘎查争取450余万元实施蒙古牛养殖为主的壮大嘎查集体经济项目,建立“嘎查+合作社+牧户”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促使农牧民增收致富。为延伸蒙古牛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链条,投入260万元建成农畜产品加工厂,上半年争取32万配套购置畜产品加工设备及冷链车,初步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不断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实现蒙古牛产业效益最大化。培育家庭农牧场10户,专业合作社2家;2022年合作社、家庭牧场牛肉销售额达3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150余户农牧民增收致富。沙产业方面:超格图呼热苏木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新路子,立足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花棒、梭梭、锁阳、盐松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先后引进柽霖、源辉等林牧企业,大力实施“企业+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化模式发展沙产业,鼓励农牧民人工种沙生植物,保护复壮;辉图高勒、敖努图、扎格图等5个嘎查累计种植花棒等沙生植物45000亩,接种肉苁蓉1080亩、锁阳15000亩,年均肉苁蓉产量1300公斤,锁阳20000公斤,牧民增收150余万元,有效提高农牧民发展沙产业的收入和附加值,构筑起了沙产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使农牧民通过发展生态沙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二产发展情况:苏木唯一一家工业企业查汉池盐场,是粗放的资源型企业,每年靠生产13万吨左右原盐维持运转,加上当前盐市场疲软、效益不佳,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三产发展情况:超格图呼热苏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绚烂的大漠风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历史悠久的承庆寺、昭化寺和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等人文景观,还有国家4A级月亮湖旅游景区、4.8万亩的蒙古扁桃林、绵延25公里的万亩防沙林和美丽的沙冬青、马兰花,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目前已建成鄂门高勒至一查线旅游环线,实现景区互通互联、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实施昭化寺附属设施建设、文化陈列馆、“族斯楞”精品林果采摘园等项目;实施超格图呼热、查汉布拉格旅游驿站,昭化寺、承庆寺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旅游示范嘎查1个,培育旅游接待户18家,牧民创办旅游公司3家,接待各地游客7万人次,旅游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文旅产业呈现出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鄂门高勒嘎查被评为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