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信息
索引号: 111529210117654554/2024-01566 发布机构: 阿拉善左旗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其他信息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4-08-30
公文时效:

盟文旅广电局娜仁图雅局长调研阿拉善左旗红色革命文物点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8月28日,盟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娜仁图雅深入阿拉善左旗调研红色革命文物点共产国际秘密通道(阿拉善段)等不可移动文物点保护利用工作。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景学义、盟博物馆资深专家巴戈那、阿左旗资深驼道调查员原乌力吉苏木文化站站长铁木尔萨那及盟旗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吉兰泰镇沙日布日都嘎查查看了红色展馆建设及当铺驿站遗址文物保护情况,并对红色旅游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微信图片_20240830092005.jpg

随后,娜仁图雅局长一行赴巴彦诺尔公苏木和乌力吉苏木境内对那林苏海驿站遗址、都日勒吉驿站遗址、沙日扎驿站遗址、甘茨毛道驿站遗址及苏宏图地区石器加工场遗址进行了实地查看,并对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了解。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产国际秘密通道(阿拉善段)简介及印证资料:

1926年底至1927年初,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派遣邓小平及王涤亚、朱逸尘等人前往冯玉祥部队工作,从莫斯科启程经蒙古国乌兰巴托至中蒙边境班定陶勒盖驿站进入阿拉善,在阿拉善境内经14站至定远营踏上了归国的旅程;1935年,张浩(林育英)也是沿着这条道路经定远营到达陕北地区找到了中央红军,使中央红军与共产国际重新建立了联系,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勇顽强、聪明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人烟稀少的沙漠戈壁中,依靠古老的商旅驼道开辟了这条联系共产国际的秘密交通线。通过这条秘密通道,无数革命志士从苏联返回奔赴国内革命战场,无数共产国际支援物资运往革命根据地。共产国际秘密通道 (阿拉善段)是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

资料印证:

1.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原盟委副书记乔桂章同志回忆录《难忘的岁月》记载:1964年4月,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巴彦淖尔市视察工作。邓小平同志问,原来的定远营现在叫什么地方?巴图巴根(时任巴彦淖尔市盟委书记)答道,现在叫巴彦浩特。邓小平同志说,当年我从苏联回国,通过蒙古,路上骑着骆驼,真是困难。到了定远营,就感觉到了一个好地方,在那儿我们还洗了个澡呢。

2.邓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楠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里也记载了邓小平对这条归国路线的回忆:“先乘火车,到乌金斯克换乘汽车,到达当时蒙古的库伦(乌兰巴托)。等了一个短时期后,由于车辆容载的限制,首先派出3人为第一批先遣队,这3个人就是共产党员邓希贤(邓小平)和王崇云、朱士恒2名共青团员。他们3人换乘的是苏联给冯玉祥部队运送子弹的汽车,一共3辆,都由苏联人驾驶。”进入阿拉善境内后,由于沙漠阻路,他们3人“乘骆驼,整整走了8天8夜,才算走出了这看似无边无际的死亡之海”到达定远营,然后再从定远营奔赴革命前线。

3.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中第592页发展重点在宁夏不在甘西(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九日)---朱张并致任贺:丙、外蒙、宁夏间是草地,有许多汽车通行路,过去即从这些道路接济冯玉祥。邓小平同志亦亲从定远营汽车路走过。


编辑:
信息来源:阿左旗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