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1529210117654554/2023-02676 | 发布机构: | 阿拉善左旗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旗本级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 | 2023-11-07 | |
公文时效: |
【五大任务】抓紧抓实 加强长城重要点段重点文物抢救性保护
- 发布日期:2023-11-07 10:16
- 浏览次数:
抓紧抓实 加强长城重要点段重点文物抢救性保护
解读人:阿左旗文保中心副主任 李小伟
一、阿左旗境内长城重要点段重点文物基本情况
阿拉善左旗明代长城墙体为南北走向,全长155844.2米,分为大边和二边。大边靠东,长73953.2米,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界线。二边靠西,长81891米,分布于阿拉善左旗境内。长城沿线有敌台34座、烽火台34座、居住址1处、石刻1处。由于地广人稀、古迹分散、专职文物保护人员少等原因,田野文物保护面临困难。
二、历史沿革
阿拉善左旗境内明长城在明代归宁夏镇管辖,属于宁夏镇防区的西路。明嘉靖十年(1531年),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的长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修葺了旧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隆庆至万历年间重建和修补。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保护措施
一是先后编制完成了“明代长城北岔口3段本体修缮保护工程”、“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定远营古城墙抢险加固工程”等共26个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工程项目计划书,并予以逐步实施。二是2006年至2023年,阿拉善盟、旗两级文物部门在汉至西夏长城、明长城保护范围内先后树立了68块保护标志牌及石碑。三是2018年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汉至西夏长城、明长城“四有”纸质及电子档案。四是2019年2月至5月,对蒙宁交界处明长城三关口段、赤木口一段浸塑钢丝网围栏和原红星石料厂至赤木口四段进行了刺丝围栏、保护宣传牌和保护界桩采购安装项目。共拉设浸塑钢丝网围栏674米,刺丝围栏1400米,悬挂小型保护宣传牌60块,树立大型保护宣传牌1个,安装保护界桩480个。五是在巴润别立镇上海嘎、巴音朝格图嘎查境内与宁夏永宁县交界的明长城设立“阿拉善左旗长城保护工作站”4个。六是组织牧民成立阿拉善左旗驼峰(长城)文物保护队,对境内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巡查看护工作。七是经常性开展长城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四、名词解释
1.大边:明中期长城。
2.二边:明早期长城。
3长城“四有”:有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有保护标识、有记录档案、有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