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内蒙古发现的这条“龙”,约有1.25亿岁


2022-05-15 15:09:10浏览量:109.5万

来源:新华社

新华视点

查看详情

李云平

新华社记者
向记者提问

原标题:内蒙古发现一处禽龙类恐龙化石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工作人员最近在乌拉特后旗楚鲁庙地区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根据对骨骼形态的研究,初步判定为禽龙类恐龙化石。

工作人员清理恐龙化石。(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现场看到,部分恐龙化石已露出地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全面清理、加固保护。

据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负责人戴瑞明介绍,此次发现的化石属于距今约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产生的禽龙类恐龙化石。从发现的骨骼化石来看,恐龙个体较大,接近成年。

工作人员清理恐龙化石。(受访单位供图)

戴瑞明说,他们将根据清理出的恐龙化石数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果它是一个单独的恐龙个体,就把它打包回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如果恐龙化石比较多、保存完整,可以考虑就地建设一个原地埋藏馆,进行全面保护。

工作人员清理恐龙化石。(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工作人员过去在乌拉特后旗发现的禽龙类恐龙化石数量很少,此次发现对于研究古生物、古地层、古环境、古气候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研究禽龙类恐龙的地理分布、习性与演化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受访单位供图)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北部,享有“恐龙故乡”的美誉,辖区内的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地质遗迹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闻名的恐龙化石产区。截至目前,当地共发现16属19种恐龙化石。

记者:李云平

编辑:初杭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