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文脉寻踪】“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

  【文脉寻踪】“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

  ——访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出版办公室研究馆员谢沫华

  调研途中,每走进一座博物馆,谢沫华都会拿起手机记录,文物、简介、导览……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原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这位和博物馆打了30多年交道的老馆长,对展馆与展品有特殊的感情。

  日前,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光明网、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承办的“中华文明在内蒙古”走进呼和浩特网络主题活动举办,多位考古、文博领域的专家组成调研组,实地探寻历史古迹,找寻文物背后的文明脉络。

【文脉寻踪】“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

谢沫华在内蒙古博物院调研

  作为调研组成员,谢沫华最关注的还是“老本行”。

  “昭君博物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结束一天的调研,谢沫华在返程途中向记者展示手机相册里的照片。“虽然采用人造挂板修筑,但远远望去,整座博物院就像一座汉代夯土结构的建筑,美观大气,十分用心”。

【文脉寻踪】“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

【文脉寻踪】“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

昭君博物院航拍

  滑动着相册,几件精美的年画出现在屏幕上。这是博物院征集的一组70年代昭君形象年画,人物栩栩如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画我们小时候就看过,它们虽然不是文物但也是很重要的展示品,如果说历史人物生前用过的器具证明他来过,那民间对其生平的再创作,比如年画、雕塑等,则说明他依然活在百姓心里”。

【文脉寻踪】“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

昭君博物院里的特色年画

  博物馆的作用就在于此——他们来过,他们还未走。

  在谢沫华看来,博物馆的首要职责就是收集与研究文物。

  “文物大多来自田野调查”,谢沫华介绍,当研究人员发现一座古村、一处遗迹,并在里面找到文物时,首先是保护与挖掘,之后便从文献资料、口传信息中系统考证文物的故事。

  考证结束,专家会形成一份严谨的考古报告,讲清故事、梳理背景,并将文物移交博物馆收藏、展示。伴随着点滴积累,一座博物馆就有了“血肉”。

  不过,到这里还只是开始。“博物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办好一座馆可比写好一本书要难得多!”谢沫华感叹。博物馆人除了要对文物进行收集、研究,还要思考如何将它们呈现好、把故事讲精彩。具体到文物怎样摆放、展馆如何编排,博物馆人只懂历史是远远不够的,艺术与美学功底、新技术的运用缺一不可。

  精雕细琢后的博物馆以及独特、原创性的展览,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够向观众传播知识与文化。

【文脉寻踪】“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

昭君博物院为纪念王昭君“青冢”而建

雕塑后方便是“青冢”

  “博物馆人不能急功近利,要静下心来在‘人无我有’上下功夫”,谢沫华解释道,昭君博物院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它从独一无二的“青冢”开始,在讲好昭君出塞故事的同时,还设置了匈奴历史、中国古代和亲文化、民俗艺术、昭君故里等展区,通过个人的故事讲述完整的历史、特色的文化,让观众透过昭君的命运抉择,体悟到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如此,博物馆才拥有“灵魂”。

  “人们看昭君,又不只看昭君,感受内蒙古的文化,又能捕捉到背后的中华文明脉络”,在谢沫华看来,一座优秀的博物馆便是其间的纽带,它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方寸之间,一览万年。每座博物馆,都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它们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

  如今,告别博物馆的谢沫华正着手另一项浩大的工程,编纂《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他的团队计划结集出版云南各民族古籍孤本、善本和珍本100卷册,挖掘、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与艺术。这项工程已接近尾声,书籍不久后便可与学者见面。

  内蒙古与云南十分相似,边疆要塞、少数民族聚居,民间潜藏着大量的文化瑰宝,谢沫华认为,挖掘并保护它们任重道远,“博物馆是讲好文明故事的开始,绝非终点”。(光明网 董大正)

 

责编:张悦鑫 


编辑:
信息来源:光明网